跳到主要內容區

蔡思薇

發佈單位 :
蔡思薇pic1

蔡思薇 助理教授

最高學歷: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

信箱:swear.tsai@gmail.com

Google scholar:暫無

學術專長:臺灣史、自然史、文化資產與景觀研究

 

1. 蔡思薇,2022,〈治理殖民地自然:臺灣有用植物調查之展開〉,《臺灣史研究》,第29卷第2期,117-174。

2. 蔡思薇,2021,〈林俊聰先生訪談紀錄〉,《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12期》(改版第6期),1-10。(鄭麗榕、蔡思薇、賴英泰、李京屏合著)

3. 蔡思薇,2019,〈植物知識、保存與流轉:兼論金平亮三與威理森的臺灣記憶〉,《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17,179-198。

4. 蔡思薇,2018,〈マリモの和名考〉,《北方山草》,(北海道:北方山草会),59-62。(蔡思薇、佐藤広行合著)

1. 蔡思薇,2018,〈殖民地博物學研究回顧及其挑戰〉,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史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2. 蔡思薇,2018,〈帝國的科學實作:以臺灣杉的發現為例(1904-1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帝國與島嶼」學術研討會

3. 蔡思薇,2014,〈發現新世界:臺灣有用植物調查(1905-1910)〉,臺灣史青年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

4. 蔡思薇,2023/11/17,〈日本命名脈絡下的臺灣植物文化:以伊藤篤太郎的臺灣植物為例〉,成功大學「不獨具人類的歷史」世界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1. 川上瀧彌著;蔡思薇譯,2020,《椰子的葉蔭》,臺北:林業試驗所。

2. 蔡思薇,2018,〈川上瀧彌の足跡〉《マリモの発見命名者:川上瀧彌の業績と今日的意義》,北海道:釧路市出版。(蔡思薇、許毓純合著)

3. 蔡思薇,2017,〈日治時期臺灣公園制度初探:從規則與財政的角度分析〉,《文化資產保存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臺灣文化資產學會,頁101-112。

4. 蔡思薇,2011,〈始政四十周年臺灣博覽會的籌備與善後—以臺北主要會場為主(1933-1936)〉,《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第四集》,臺北:稻香出版社,頁509-543。

5. 蔡思薇,2010,《風景的想像力—板橋林本源園邸的園林》,板橋:臺北縣政府。(李瑞宗、蔡思薇合著)

6. 蔡思薇,2023/02,〈走向世界之路:早田文藏與臺灣杉的發現〉,《圖像裡的臺灣史》,臺北:麥田,頁180-199。

 

■ 技術報告

1. 蔡思薇,2016,〈世界的橡膠熱潮在新竹:以殖產局附屬新竹護謨苗圃為主(1906-1920)〉,客家學術研究報告,客家委員會。

■ 其他文章

1. 蔡思薇,2021,〈金平亮三:把名字寫在水裡,烏來杜鵑的幻滅與永恆〉,《薰風》15,48-55。

2. 蔡思薇,2021,〈川上瀧彌:登頂新高山,開啟臺灣博物學時代〉,《薰風》15,62-67。

3. 蔡思薇,2021,〈如果公園沒有人:漫談桃園大溪公園〉,《新活水》,18-21。

4. 蔡思薇,2019,〈說出自然的名字:臺灣博物學的輸入與建構〉,《臺灣學通訊》,第114期,頁4-7。

5. 蔡思薇,2015,〈松龍生在臺灣:川上瀧彌資料的新視點〉,《臺灣博物》34:3(2015),頁20-27。

6. 蔡思薇,2013,〈臺灣民主國之旗:一面國旗的身世與故事〉。《臺灣博物》31(4):40-43。

7. 蔡思薇,2011,〈日治時期臺灣物產展示的緣起〉,《臺灣學通訊》,第47期,頁6-7。

■ 演講

1. 蔡思薇,2023/12/4,〈歷史與自然:解讀臺灣史脈絡下的植物調查〉,臺北市教育大學。

2. 蔡思薇助理教授於10月26日於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植物、環境與社會」跨領域論壇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臺灣植物保護觀念:一種歷史性的探索」。

■ 其他

1. 蔡思薇,2023/11/20,〈家庭生活與研究:以明治時期的博物學者為例〉,政治大學近代東亞的家庭生活與大眾傳播工作坊。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