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博士班

發佈單位 :
(一)宗旨:

培養華人海外發展史及明清以降中國,尤其是華南(包括台灣)社會經濟文化史的研究教學人才,並為公私機構提供發展與華僑社會聯繫及對外關係所需的決策幕僚與領導人才。

(二)教學特色:

除延續本系碩士班的小班制討論形式、強化學生課後撰寫學術報告與論文等史學研究能力外,更針對個別學生的需要,配合本系師資專長,提供學生所需的專業訓練與學術視野。在教學與研究方向上,著重十四世紀以後東西互動下,社會、經濟及文化的變遷。透過這些變遷的研究,以說明、分析華僑華人外移的背景、移民的方式、華僑華人的文化與思想、在僑居地的生涯、與當地居民的關係、以及其他與華僑華人史有關的課題。博士班教學重點可歸納華僑華人史研究與明清以來(包括台灣)經濟、社會、文化史研究兩部分。

華僑華人史研究部分,除深化碩士班教學研究特色外,尚有以下重點:

1. 探討華僑華人與僑居地土著民族的關係。為瞭解華僑華人在僑居地遭受歧視與排擠的深層原因與因應之道,必須深入研究華僑華人與土著居民的接觸、衝突與調適的過程,以及僑居地的歷史文化。

2. 華僑華人人數最多的僑居地為東南亞地區,當地有相當複雜的種族、文化、政治、經濟、宗教、社會現象。為了深化華僑華人的研究,亦需對東南亞地區進行綜合性之科際整合的研究。

3. 二次大戰以後,東南亞普遍去殖民地化,華僑華人在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都受到衝擊,文化認同、政治認同、歷史認同、宗教認同發生斷裂,華人對這些認同如何調適自處,亦是本系博士班的研究重點。

4. 十四世紀以來華僑華人長期向外移民,雖曾經遭受明清政府海禁政策的阻攔,然而移民風潮始終不絕如縷,甚至蜂擁而出。中國政府的政策與民間移民的力量互相激盪往復,有別於西方各國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的殖民事業,中國移民史遂成為世界移民史上的特殊事例。有關政府的移民政策、移民與本國政府的互動關係之研究,亦是不容忽視的主題。

至於明清以來(包括台灣)經濟、社會、文化史研究部分,則有以下重點:

1. 十四世紀以後,中國經濟、社會、文化都發生激烈的變化(特別是華中、華南地區),而且這種變化又和逐漸步入「近代」的西方世界相碰觸、交應。從世界性的眼光,以比較的方法來思考中國的這種變化,是博士班明清史研究的主要方向。

2. 明中期以來,中國內部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推動國內市場網絡的形成,進而往國際市場伸展。在此趨勢下,促成國內外商品與貨幣的頻繁交流,而人口也大量的流動。與此同時,中國社會生活樣態與文化表現也呈現出許多新的形式。探究這種經濟、社會、文化的變化,掌握其相互之間的關聯,進行結構性的瞭解,實屬必要。

3. 追溯明清以來社會文化的演變,重新理解中國由「傳統」過渡到「現代」的歷程,進而對「近代世界」的形成提供另一種角度與深度的理解。並據此檢討「現代化」與關於「資本主義」發展之種種理論。

4. 打通中國境內與海外的隔閡,進而思考外移人口與中國本體的關聯。由此探究「華人世界」的形成與發展,「華僑華人史研究」與「明清以來(包括台灣)經濟、社會、文化史研究」兩個研究領域的整合與方向上的相互支援,正是本系博士班在教學上的優勢,與研究上的發展重點。

5. 歐洲勢力東來,刺激海上貿易發展,同時也介入亞洲海域。然而十四世紀以來,亞洲已經逐漸形成以中國為主的東亞經濟圈,和以印度為主的南亞經濟圈,各有很深的勢力及貿易網絡。在這些貿易網絡之下華人的擴散狀況、貿易狀況、與海外華人聚落的形成,是重要的研究課題。另外,華人與歐洲商人在海上貿易的互動與競爭,歐洲商人勢力之進入是否對東亞華商活動帶來了改變,是另一研究重點。

6. 透過對近代中國商人的思想、資本、經營管理、組織與帳簿的研究,來考察其與近代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的關係,以及其在中國近代化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