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信治

陳信治 副教授
最高學歷:美國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歷史與人類學博士
信箱:blackadder@ncnu.edu.tw
研究室:A514
分機:2722
Google scholar:請點選
學術專長:史學史、愛爾蘭現代史
自來也《堅強毅力忍傳》番外篇:論理想與現實
這篇短文首先要重複一個我偶爾會告訴暨大歷史系大一新生的笑話。我小時候 – 那時的我當然還沒接觸歷史學 – 夢想成為理論物理學家,心願是:「牛頓,愛因斯坦,陳XX」。這個悲傷故事的教訓是:有夢最美,但是最好不要與現實脫節太遠,不然就只能一輩子活在失望中。
人生在世,既需要有理想,也需要有能力認清現實。有理想但是認不清現實(無論是關於自我,還是社會),上焉者或可稱為唐吉訶德,下焉者大概只能稱為幹話王。反之,能認清現實但是沒有理想,難免於牆頭草之譏。牆頭草之中,上焉者至少還能識時務,看得出大趨勢,下焉者恐怕就只能亦步亦趨地跟隨瞬息萬變的風向了。然而,要如何做到既有理想,也有能力認清現實?
我很希望能說,學歷史能教人如何兼顧理想與現實;但是我內心很清楚,這是完全無法保證的事 – 難道學歷史的人之中,就不會出現唐吉訶德、幹話王與牆頭草? 要是學歷史就能保證一個人成功兼顧理想與現實,那歷史系就應該是更熱門的科系,不是嗎? 如果要吹牛,牛皮很快就會被吹破。所以我能負責任地說的是:歷史提供各式各樣的人物與經驗,其中或許會有我們想要效法學習的理想模範;歷史學也提供各式各樣觀察現實的方式,其中或許會有能讓我們產生較大共鳴的觀點。簡而言之,歷史是探究。歷史不能提供保證,但是能提供一些探究的方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學歷史的人需要認識自己,瞭解自己想問什麼樣的問題;而我們所問問題本身的深度與廣度,最終會決定我們所找到答案的深度與廣度。
這篇短文結束前,要重複一個我常為暨大歷史所碩士班新同學講的故事。我在研究所階段去紐約念書,偶而有機會去大都會博物館附庸風雅、走馬看花;在展覽的名畫之前,有時會看到學藝術的學生在臨摹名畫。我這才曉得:即使學藝術者需要自身首先具備這方面的天分,學藝術的過程仍然需要從取法前人的經驗作為起點。或許可以說,無論學習的主題是什麼,學習的經驗本身可以說就是一種歷史的經驗;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會知道自己能否看到更遠的地方。
本文結語如下:無論這篇短文有多少讀者,無論讀者是否有興趣念歷史系,作為一個曾在人生與學習過程中跌跌撞撞一路走來的人,我祝福讀者都能學會認識自己,認清現實,找到自己的理想,成為自己所希望成為的人。
1. 陳信治,2012/9,〈論海登‧懷特《後設歷史》中的諷喻觀念:兼論凱斯‧詹京斯的詮釋〉,《新史學》,23:3,頁151-198。(有審查制)
2. 陳信治,2013/12,〈海登‧懷特對於克羅齊評價的轉變〉,《新史學》,24:4,頁139-189。(有審查制)
3. 陳信治,〈愛爾蘭大饑荒史學的學術與政治 – 以瑟西爾•伍登–史密斯的《大饑饉》為例〉,《東吳歷史學報》,第31期(臺北,2014年6月),頁113-167。(有審查制)
4. Hsin-chih Chen, “Hayden White’s Enthusiasm for Hegel,” History and Theory, Vol.61, No.3 (September 2022), 426-449.(有審查制)
1. 陳信治,2020/05/20,〈海登・懷特對黑格爾的熱情〉,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系日/月談講論會。
2. 陳信治,2023/05/27,〈理論的考據:以海登.懷特做為研究對象的經驗談〉,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歐美史學在臺灣的教學與譯介:學院和出版的對話」工作坊。
3. 陳信治,2023/11/3,〈海登.懷特評論尼采之相關爭議管窺〉,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第19屆文化交流史:「文化的碰撞與誤解」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1. Hsin-Chih, Chen, 2005/01, Beyond “Dehydrated History”: Towards an Anthropology of the History of the Great Irish Famine/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and the Committee on Historical Studies, Graduate Faculty,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博士論文)
1. 陳信治,2007/08/01-2008/10/31,96年度國科會計畫「從懷特到詹京斯:關於〝後現代史學〞與諷喻/反諷的一個個案分析」,計畫編號:NSC 96-2411-H-260-012。
2. 陳信治,2008/08/01-2009/07/31,97年度國科會計畫「海登‧懷特對於克羅齊評價的轉變(1/2)」,計畫編號:NSC 97-2410-H-260-024-MY2。
3. 陳信治,2009/08/01-2010/07/31,97年度國科會計畫「海登‧懷特對於克羅齊評價的轉變(2/2)」,計畫編號:NSC 97-2410-H-260-024-MY2。
4. 陳信治,2014/3/1-2014/12/31,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師升等專案學術研究補助計畫「卡洛•安東尼論歷史主義」。計畫內擔任之工作:計畫主持人。
1. 2022/11/03,清水高中觀課。